在阿拉伯半岛西南端,有个被称为"泪之门"的曼德海峡。这里每天有210万桶石油穿行而过,连接着红海与印度洋,堪称全球能源动脉。 就在这个战略要地旁,也门这个贫瘠的中东国家,上演过比戏剧更离奇的权力游戏——统治者萨利赫与胡塞武装从死敌变盟友,最终却命丧盟友枪下。 1942年,萨利赫出生在也门北部一个普通部落家庭。这个与沙特接壤的山区地带,至今仍保留着"姓比护照重要"的部落传统。
16岁参军的萨利赫,赶上了也门政局动荡的年代。1962年埃及革命的余波吹到也门,年轻军官们效仿推翻国王,建立了北也门共和国。 萨利赫凭借军校背景,从下士一步步晋升,1978年36岁时当上总统,开启了33年的统治。 当时的也门分裂为南北两部分,南也门背靠苏联走社会主义道路,北也门则受沙特和西方支持。萨利赫接手的,是个中央命令出不了首都的烂摊子。 他展现出惊人的政治手腕:在部落间玩平衡术,用金钱官职换忠诚,却始终不让任何部落坐大。 1990年,他推动南北也门统一,成为统一后的首任总统,达到权力巅峰。 但脆弱的统一在1994年破裂,南方宣布独立引发内战。萨利赫迅速出兵平叛,巩固了家族式统治——儿子掌控共和国卫队,侄子把持要职。
就在他享受权力顶峰时,北方山区的胡塞武装悄然崛起。这个属于什叶派宰德派的武装组织,因萨利赫推行世俗化政策、引入沙特教派而反抗。 2004年至2010年,双方爆发六次战争,结下血仇。 转折发生在2011年"阿拉伯之春"。也门民众走上街头抗议腐败,所有反对势力联合,包括老对手胡塞武装。 内外夹击下,萨利赫在总统府遇袭重伤,被迫交权。 但下台后的他仍掌控军队残余势力大牛时代配资,与2014年攻占首都的胡塞武装结成"魔鬼同盟"——萨利赫需要武装冲击哈迪政府,胡塞武装则借其政治影响力获取合法性。 这对盟友一度控制大部分人口区,2016年甚至在萨那组建"民族救国政府"。 但权力分配矛盾随之暴露:胡塞武装逐步渗透军队,夺取军火库,萨利赫发现沦为政治花瓶。
2017年底,矛盾公开化,萨利赫转向沙特求援,却遭胡塞武装迅速镇压。在逃往老家的途中,他的车队被伏击,这位统治也门33年的强人被乱枪打死,遗体视频被公开示众。 萨利赫的悲剧,本质是中东权力游戏的缩影。他像走钢丝般在部落、教派、国际势力间周旋,却低估了胡塞武装的野心。 当他的利用价值消失,曾经的盟友立刻变成刽子手。这个在曼德海峡旁演绎的故事,印证了中东政治的残酷法则:没有永远的朋友,只有永恒的利益。
申宝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